“大”:努力实现城市的规模体量、空间格局、发展潜力大,提升城市能级,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,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作用。
2020年上半年,济南市实现生产总值4529.6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.7%;完成一般公用预算收入503.2亿元,同比增长0.1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.9个百分点,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9.5亿元,其中民生支出比重达到78.4%;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7500多家,占全省三个片区总数的50%以上;6月份市外新迁入人口15207人,是上年同期的2.1倍,其中人才落户占比18.2%。
查看更多>>济南北接京津冀、南连长三角,东临环渤海经济圈、西通中原经济区,是多个战略经济区交汇点。 每天300多趟高铁直达全国254个城市,居全国第二位,市区内有济南站、济南西站、济南东站、大明湖站四个火车站,1小时22分抵京,3小时抵沪。 济南西站是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、全国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,“三环十二射”的高速公路网通四面八方,济新欧班列、中亚班列日趋加密,每天都有通达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班列。 2019年年末,公路通车里程17770.9公里,比上年增长2.3%。其中,境内高速公路653.6公里,增长3.9%。公路客运量3244.0万人,下降1.6%;旅客周转量54.1亿人公里,下降1.4%。公路货运量3.4亿吨,增长2.8%;货运周转量585.5亿吨公里,增长1.8%。年末拥有民用机动车285.5万辆,其中,民用汽车258.4万辆。年末公交线路596条,增加60条;线路总长度10807.2公里,增加1188.1公里;旅客运输量8.5亿人次, 增加2304.6万人次。济南机场累计保障起降13.0万架次,增长2.5%;旅客吞吐量1756.0万人次,增长5.7%;货邮吞吐量13.5万吨,增长19.1%。 2020年,济南计划全年完成投资额560亿元,保持交通建设投资高位运行;加快建设济莱高铁、济郑高铁、黄台联络线,全部建成后,全市高铁里程将增至600公里以上;大东环、济泰、济乐南延等5条高速公路年底通车的;继续优化公交线网,新开公交线路20条以上。
查看更多>>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企业:浪潮、中创软件、山大地纬、山东金钟科技等; 微软、甲骨文、IBM 等世界 500 强企业。2019 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3600 亿元。海量存储、服务器、 LD 芯片占有率居国内市场第一。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 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。全国首批 5G 商用城市,将打 造“中国算谷”核心区和智能制造区,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。
查看更多>>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,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全国五大经济交汇之城 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 中国(山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支点城市 济南都市圈常住人口约3500万,生产总值占全省三分之一 2019年全球城市前500强 “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”第19、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019-2020年度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”
查看更多>>2020年,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多举措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加快了流程再造。启用企业登记“一窗通”系统,实行企业注册“当天受理、当天发照、当天刻章、当天邮寄”,为片区注册企业提供手续最简、环节最少、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审批服务。
全面落实帮办代办服务制度,推动“公章免费刻制”“证照免费邮递”等业务开展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,实行“不见面、零风险”审批;延长审批时间,探索18:00到22:00“不打烊”夜间政务服务。
2019年,济南市共从五个方面出台22条措施,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营商环境显著优化。
《2020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》中,济南市在政务管理效力、产业发展实力、商业可塑活力、社会发展推动力、城市品牌影响力等指标中脱颖而出,荣获2020“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”奖。
“大”:努力实现城市的规模体量、空间格局、发展潜力大,提升城市能级,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,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作用。
“强”:在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中提升核心竞争力、塑造省会新优势,在新一轮竞相发展格局中奋勇争先、走在前列,努力实现产业实力强、科技教育强、文化软实力强、创新能力强、发展活力强、城市竞争力强。
“美”:彰显“山、泉、湖、河、城”独特城市风貌,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提高市民文明素养,建设更高水平、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,塑造开放、包容、大气的城市形象,提升城市品质,增强活力、魅力、吸引力,努力实现人文生态美、社会生态美、自然生态美。
“富”: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,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努力实现物质生活富、精神文化富、城乡融合共同富裕。
“通”:构建政府、市民、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,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,提升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水平;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,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;构建全方位开放大通道、大平台,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聚集高地,努力实现城市运行通畅、高效、便捷,政府社会群众联系畅通,城市交通便捷顺通,同世界各地开放连通。
东强做强东部的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,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,推促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,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,打造智造济南、科创济南东部隆起带。
西兴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,充分发挥交通枢纽、高校集聚优势,加快吸纳发展要素,大力发展总部经济、医疗康养、会展经济、文化艺术、特色农业,提升产业厚度和经济密度,形成城乡融合、产城融合、产教融合发展增长极。
南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以更大力度推进南部山区生态保护,做好显山露水、保泉增绿的文章,保护好城市“绿肺”和泉城“水塔”,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北起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,抓住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重大契机,强力推动“携河北跨”和先行区建设,实现“产城河”三位一体发展,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。
中优优化中心城区城市肌理和风貌,提升综合承载功能,加快产业迭代升级,进一步凸显泉城特色,再现“家家泉水、户户垂杨”独特魅力。加快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,推动城市有机更新。
办公电话
+86-53188871682
+86-53188255936